“收藏价值”谈


康银阁收藏网 2011-12-22 10:08:25 浏览量:7

  人民币收藏网上经常有友咨询某一个东西“有没有收藏价值”,实际上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什么是“收藏价值”?收藏爱好者喜爱收藏,各有各的价值观,一般地说是指珍稀品或者价高品,但是根据各人的喜好不同,一些未必是稀少的东西未必没有收藏价值。简单地说,比如古钱币里的“咸丰钱币”,虽然爱好者一直不少,但是其早年价格很低,近几年价格有所上升,可是依笔者看来还远远不到位,您说现在收藏有没有价值?再比如“袁大头”,本来是很普通的银元,可是今年以来连续升值,本来是逐渐缓和的趋势又随着世界银价的提高而升值了。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是当年的“金猴”邮票和“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纪念币”,最初的八分和一元,后来不过在几元价位上徘徊,谁能够想到今天的天价也?所以说“收藏价值”问题,绝对不能只看到它们今天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看到它们今后的趋势啊。

  笔者始终以为,古钱币的“收藏价值”在于:一、你收藏后能否觉得赏心悦目,能否从中有所得?二、面对日益完善的“仿制”技术,是否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或者起码伪造者不会下大工夫仿制。三、即使面对再出土,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四、在爱好者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笔者始终以为,银元的“收藏价值”和古钱币差不多,主要还是辨别真假问题,笔者曾写过一篇关于银元版别与品相的心得体会,在肯定可许多泉友注重品相比看重版别更甚的基础上,说出了笔者更加注意搜集版别的体会,其实这里还少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越是美品越容易是伪品啊!早年的一批高档后仿银元满市场推销,现在却很少见了,哪里去了?大约是真的当成真品流入了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册了吧?

  笔者始终以为,邮票的“收藏价值”在于:一、其存世量不能受到现有部门的控制,如绝对不能加印,或者根本不知道发行量,或者库存量相当大而出库量有限等。二、品相达到一定的要求,标准是根据不同票品或不同人的不同爱好所决定,象其它收藏品一样,太差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三、人为不能进行修补或装饰,凡经过人工修补的,价值自然不高;凡经过豪华装饰的,更倒胃口。四、在爱好者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

  笔者始终以为,其它收藏品的“收藏价值”可以按照上述几种东西的标准去衡量,关键有两条:藏品的真伪和升值的空间。真品,美品,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收藏价值”,那是因为它们或者代表了一个时期,或者描绘了一些往事,或者表现了一种艺术,或者说明了一些问题,或者呈现了一段历史等等,或者干脆就是一件综合的体现吧?当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认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一涌而上争相收藏,自然升值的可能性就大呀。当人们噓唏“猴票”和“建行”的奇迹时,才回味起人们早就共知的种种原因,如发行量少啊,消耗量大啊等等,其实这种事后的诸葛亮大有人在,没用啊。总结前者是为了提醒后者,您说是吗?笔者以为在古钱币里,一些出土的东西需要谨防再大量出土或发现,据说近日一枚“大顺背户”由于发现较多而价格一路下滑,由原来的140元上下已经跌到60元上下了,但是不怕再掉就怕不停,一旦和缓下来就说明已经没有量的增加了,也会慢慢回升的。可怕的是那些集邮领域里的层出不穷的新票新张,完全是炒作的结果,倘若去仓库里访访,可能待价而沽的存货还多着呢,这是没有前途的。银币的后仿是个很令人头痛的事情,它不象古钱币的作伪还得多一层做旧或做锈的工序,只要模具做得精美,又用真银去做,很容易仿制,虽然现在一些网站还规定了必须上齿边图,虽然有助于帮着鉴别,但绝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面和背都仿得惟妙惟肖,边齿难道还赶不上当年的技术吗?所以笔者强调版别也是基于看其老痕啊。邮票的仿制很难,君不见市场上到处摆的那些伪劣的假“文革邮票”,即使贴在“旧”的册子上也无人问津吗?可是修补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上个色啊,补个角啊,刷个胶啊,甚至换个底啊,水平各异却全部是做伪!倘若没有这方面的鉴别能力那就很难收集到具有“收藏价值”东西。

  其实笔者对于哪些真正具有“收藏价值”也不甚明了,只是觉得无论在古钱币领域里,还是在银币领域里,还是在邮票领域里,还是在其它收藏品领域里,有一个通则,那就是保留着历史痕迹的真东西好,那就是尽量普通一些不为仿造者下大工夫做伪的老东西好,那就是能够从中悟得一些道理或知识的有意义的东西好,那就是外表漂亮一些可能在爱好者认识后就尽快接受的有魅力的东西好。笔者在古钱币收藏里,之所以觉得如南宋钱币、星月钱币、清顺治康熙钱币,及目前的咸丰钱币好,就是按照上述标准确定的;笔者在集邮收藏里,之所以觉得信销邮票和外交纪念封好,也是基于以上原因,但是可能是一孔之见未必准确,各位万万不可当真,只是作为参考吧。

  然而笔者坚持认为:当你只囿于现在值多少钱的“收藏价值”时,往往是一种盲目的无目的的“收藏价值”,自然也就未必有多大希望和前途,除非你立即出售,否则恐怕期待会与现实背道而驰啊。

标签: